第499章 于少保于谦
第499章 于少保于谦 (第2/2页)柳如是:于谦自取杀身之祸,一代廉吏被奸臣所害,后世沉冤得以昭雪。
郕王朱祁钰即帝位为明景帝,于谦进去回答皇上的问话,情绪激昂地哭着提出意见。
对于他的意见,皇帝全都认真地接纳了。
明景帝于次年十月命令谦负责全部军马的调动,而也先部队挟持着上皇攻下了紫荆关,长驱直入,直指京师。
石亨提议不出城迎战,通过一直防守使敌军疲惫。
而于谦并不赞同他的提议,认为对方轻视我方,没必要先一步示弱。
最终于谦选择出门迎战,他分别调遣各个将领和二十二万名士兵在九门外摆开阵势。
并且将兵部的事务交给了侍郎吴宁,再把各城门全部关闭,自己亲自督战。
于谦下令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只要退却就格杀勿论。
这道命令杜绝了将士们退缩的可能,使他们拼死抵抗敌军的进攻。
这场战役结束之后,负责守卫彰义门北面的副总兵高礼、毛福寿还俘虏了敌方的一个头目。
明景帝非常开心,下令让于谦可以组建一支听从自己调动的军队,同时安排太监兴安、李永昌协助于谦共同管理军务。
也先带领部队深入时认为攻占京城只是时间问题,但看到明朝军队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低迷,于是感到泄气。
这时候已经叛变了的宦官喜宁教唆他以明英宗为人质,要求明朝大臣用黄金和丝织品来迎接他们的太上皇。
之后又要求于谦及王直、胡等人出城和他们谈判,但这些要求全都被明朝拒绝了。
也先部队偷袭德胜门后,于谦指挥几个骑兵引诱敌军到西直门,支撑到京师援军赶来,也先部队选择撤退,其前锋部队也在彰义门被击退。
也先又指挥部队攻打京城北土城,居民们选择爬上屋顶用砖石投掷敌军和军队合力作战,最终击退了敌军。
也先部队在京城保卫战中失利,拿明英宗要挟明朝的计谋也失败了,迫于明朝各地部队即将赶到的压力。
也先选择带着明英宗通过良乡往西撤退,于谦派遣军队追击也先直到居庸关才撤军。
于谦因为在京城保卫战中立功被明景帝提拔到少保的职位,让他总管监督军务。
于谦认为自己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嘉奖,于是坚决推辞,但皇帝还是嘉奖了他。
之后于谦指派军队对真定、保定、涿州、易州等地进行驻军把守。
并上奏请求派遣大臣镇守山西,以防瓦剌的再一次南下侵犯。
“景泰元年三月,万全被三万敌军包围,总兵朱谦上奏求援,范广受令担任总兵官带领军队进行援助,将敌军击退。”
“之后于谦便提出在居庸关驻扎军队,守卫京师的安全。”
“也先派遣使者与朝廷议和,大同参将许贵将此事上报给朝廷,不少人有所松动。”
“但于谦不同意此时求和,还发出文书谴责想要求和的人,稳定军心,使边境的将士们都主张坚守作战。”
“同年八月,也先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失利,于是想要将明英宗送回。”
“瓦剌将明英宗送回后便请求朝贡,瓦剌是使者每次入朝时都会带着俘虏,这些俘虏都是之前被瓦剌掳走的明朝人民。”
“于谦选择宴请使者,用金钱等赎回他们,前后共同赎回几百人。”
“于谦主持兵部工作时,不仅也先的势力正在扩张,而且地方势力也在不断出现。”
“就算在战局紧张,难以预测的战场上,于谦也只需要口述奏折之后就可以给出应对方法,并且正确快捷。”
“于谦的同僚和下属在感到惊讶的同时,也都对他无比的敬佩。”
“同时,于谦也重视纪律的严明,一旦有官员不遵守法度,无论对方是谁,于谦都会立刻上书请旨来责备他们。”
“于谦也从来不提明英宗回来这件事是自己的功劳。”
“景泰三年,明景帝改立太子以后,命令凡是兼东宫太子宫属者支取两份俸禄,只有于谦坚持一再推辞。”
“于谦本人居住的房子仅仅能够做到遮蔽风雨,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府第。””
“于谦觉得国家多难,臣子不应该享受这些。”
“于是坚决推辞,但皇帝还是赏赐给他府邸。”
“之后于谦就把皇帝之前给他的玺书、袍服之类的赏赐全部封存在皇帝赏赐下来的府邸里。”
“于谦所议论奏请的事,明景帝没有不采纳的。”
“皇帝想要任用一个人时,一定会事先询问于谦对这个人的看法。”
“于谦也会实事求是地回答,不妄加评论也不会有所包庇,也不会避开与他存在嫌疑怨恨的人。”
“因此那些不称职的人都怨恨他,没有受到皇帝这么信任的人都嫉妒他。”
“当敌军撤退之后,都御史罗通就立刻上奏章弹劾于谦登记的功劳薄存在不实之处。”
“御史顾曜弹劾于谦专权,干预六部的大事。”
“于谦根据祖制反驳他们,户部尚书金濂也上疏为他争辩,但还是有人去不断收集材料用来弹劾他。”
“各御史多次用苛刻的文词上奏弹劾于谦,景泰帝却力排众议,依旧相信任用他,使于谦得以尽量实现自己的计划。”
董小宛:于谦一心为公,两袖清风的千古楷模。
于谦为人正直坚毅,他鄙视某些软弱无用的官员和那些靠着权势的达官贵人们,导致很多人暗自记恨他。
又因为于谦自始至终都不赞成与敌军讲和,所以上皇心里对他并不满意。
徐珵因为提出迁都南京而受到了于谦的斥责,因此开始记恨他。
于谦请求皇帝原谅石亨违犯军纪的罪行,使他免去了削职的惩罚,并且让他一起管理十营兵。
但石亨由于忌惮于谦不敢肆意妄为,所以也不喜欢于谦。
德胜门一仗的胜利,使石亨得到了世袭侯爵的嘉奖。
但他觉得自己的功劳不如于谦,受到嘉奖之后觉得内心有愧,于是上疏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
之后皇帝下诏让于冕到京师,于谦认为于冕不应该因为是自己的儿子而受到石亨的推荐,这样子不能服众,于是推辞。
都督张辄因为征苗时不守律令,被于谦弹劾,和内侍曹吉祥等都记恨于谦。
景泰八年,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明英宗恢复了帝位,向朝臣宣布消息之后,就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
诬陷于谦等人制造不轨言论,想要另立太子,意图谋反。
又弹劾他与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人策划迎接册立襄王的儿子。
石亨等人指使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于谦背上了谋反的罪名,被判处死刑。
明英宗原本犹豫是否要处死于谦,但是在徐有贞的劝诫下最终将于谦处死于闹市并弃尸街头。
之后抄了于谦的家,他的家人都被充军边疆。
一时之间,所有想获得皇帝宠信的人都将于谦作为话题来讨好皇帝。
遂溪的教谕吾豫说于谦的罪理应受到灭族的惩罚,各文武大臣凡是被于谦所推举过的都应该处死。
刑部坚持原判,他这才停止了上奏。
千户白琦又请求写上于谦的罪行,并在全国公布。
于谦被抄家的时候,他的家里甚至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家中的正屋被锁得严严实实。
打开正屋之后,发现里面都是皇上赐给他的蟒袍、剑器等赏赐。
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
曹吉祥的部下中有个叫朵儿的指挥,他把酒泼在于谦死的地方祭奠他并且非常难过的哭泣。
曹吉祥知道这件事之后很生气,于是鞭打了他。
但第二天朵儿仍然将酒泼洒在地上,表示对于谦的祭奠。
都督同知陈逢被于谦的忠义感动,收敛了他的尸体。
过了一年之后,于谦的养子于康把他的尸体带回杭州,葬在西湖南边的三台山上。
皇太后最初不知道于谦已经死了,是后来才知晓的,听说了之后连着几天都在为他叹息哀悼,明英宗也感到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