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脑子
第九十六章 脑子 (第1/2页)分别扎破三个位于堆内上中下部分的炸药布包,从中取出少量的粉末。
取火对于现在的李衡来说易如反掌,随便选取两块岩石,质地稍微坚硬即可,以他超人的力量和速度快速摩擦,很快就能令摩擦面升到超过两百度的高温。
然后用高温的石面触碰火药粉末。
嗤、嗤、嗤——
“嗯,三个火药包的火药都未失效,基本可以认定这里大部分的火药都是可用的”
看来这里的环境的确非常适合保存这类易燃易爆物质,过去了这么久的土火药都还未失效。
而这也是一切的前提。
李衡之前判断这种方式的炸药堆积法是不可能炸掉这个岩壁,形成足以阻埋毒气裂隙的崩塌,是因为这几千斤的火药爆炸力远远不够撼动这里的岩层结构。
毕竟先人活在民国时代,对于爆破和炸药相关的学问了解肯定有限,误以为火药堆一块引爆就是最强最猛的爆炸方式。
然而实际恰好相反,大量炸药堆积在一块,除非有着非常科学精准且高速的分布式引爆方法,否则一定会出现大量炸药被先爆炸的气体炸飞导致整体威力大幅度下降的情况。
除此之外,想要爆破岩层也不是简单的炸药威力就能决定的,其中涉及到复杂的结构力学和承压原理。
李衡不算是这方面的专家,但凭借着日益强大的脑力,他也看过不少相关的资料,知晓一些门道。
他开始将这堆积的数千斤火药分散开来,按照脑海中的相关知识指导进行布置,顺着石壁和岩层的纹理找寻薄弱的脆点,以及应力承受点。
只是这样还是不行,他需要先击碎岩层表面,凿出来一个深坑,然后再填埋炸药,从内部撼动撕裂石壁。
一般这种工程都是需要机械才能办到的,要用冲击钻和电气锤先行开凿破壳。
这种情况下他当然没有工具。
但,他自己就是最佳的暴力机器!
嘭!
嘭!
嘭!
借助一些遗留的铁质工具,李衡挥刀双臂每一击都是数千斤的力量轰击在岩层石壁上!
火星与碎石炸裂般的迸溅而出,宛如一次次小型的爆炸,基本上这些古老的非精钢工具在他手里撑不过两三下就要报废。
这也无所谓,反正也都是一次性的,这是它们最后的工作了。
工具报废完了,李衡就用天然的坚硬岩石作为“冲击锤”,千斤臂力再推动自重数百斤的巨石宛如炮弹一般撞碎了脆弱的石壁,制造出一个个破口坑洞。
就这样李衡前前后后共造出来十几个能够填埋炸药的岩坑,然后依次分布得填充炸药包,并且将部分粉包拆开利用散落出来的药粉作为引线。
引线的长短、分布也都是要经过精心计算的,要保证起爆的时机基本一致,爆炸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汇合达到最大,这就要好好计算火药引线的燃烧速度,以及不同岩层的受力状态。
大量的推算演算和画面模拟在他脑中不停的闪烁放映,手上工作没停的情况下,脑中复杂的计算也在如火如荼得进行。
不仅如此,在他身后那宛如高压锅煮开般的动静越来越大,甚至在气压失衡下,那些深藏于地下的原始气体以及开始泄露到这里的空气中。
一股股极其刺鼻的强烈冲击感传来,就连李衡都不由得皱眉眯眼。
这些气体会损伤他的眼睛,即便是他这种体质都感到了来自这些气态化合物的威胁,可想而知一旦全部倾泻扩散开来对于普通生物是什么概念。
“毒龙翻身祸连天”,这话不是开玩笑的,上方的秦岭山地不亚于被火山灰洗礼一遍。
身后那“毒龙”的喘息声越发强烈,还有那些流淌进来的地下水被地热炙烤为蒸汽再度喷发出来,卷起一道道灼热的气流。
可谓是风云突变,情形急转直下!
但是李衡的动作依旧四平八稳,不急不躁,强大的精神力让他纵使在泰山崩落于面前时也能不慌不乱。
只不过这变化让他的行动必须要加快了,不然气流完全涌上来之后,他用火药粉布下的引线很可能会被冲散或是失效。
又是三刻钟过去了,李衡终于停下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
勘测岩层、挖凿埋点、分布炸药、布置引线……李衡一个人就是一支工程队!
在这短短几个小时内,完成了难以想象的工程量。
但即便如此,他的把握依旧不大。
因为,还是太弱了,这点炸药的爆炸力还是太弱了。
相比于整个地层的稳定性,这几千斤炸药根本看不上眼。
但,李衡为何还要做这无用功了?
说到底他其实也是在赌,赌一个不大的可能。
这处地下空洞所在的岩层也是秦岭地壳板块运动构造所成,本质是断层崖结构,并且这地壳运动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继续,一点一滴得挤压着地层,不断令秦岭山脉隆起升高。
而在这个过程中,地壳的岩层本身也承载了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甚至大到改变了岩石的性质,而部分的石壳岩层就如弹簧一般积累了大量的地壳动能。
是一个处于超级紧绷状态下的弹簧,当你给一个绷到极限的皮筋或弹簧小小的剪开个口子会怎么样?
李衡赌的就是这些炸药爆破能够撕开这么样一个小小的口子,进而引发连锁的地层压力释放,最终撕裂破碎掉这整个地下空洞的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