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环境改造,参观
第260章 环境改造,参观 (第1/2页)范晓明关了电视机,又和徐正平、韩国立两人聊了一会了。
之后,两人离开了。
苏哲和范晓明两人脱出室内太空服,简单洗漱后躺在了床上。
范晓明一边刷着手机一边说:“要是在基地待久了不出去,很难发现这里是月球还是地球,毕竟啥啥都一样。”
目前,他之所以能够分辨,那是因为月球和地球的重力不同。
等过了一段时间,在彻底适应月球的重力后,也就真的不好分辨这里是月球还是月球了。
“是的!”苏哲点头说,“不过这要在月球待上很长一段时间,要等我们身上的肌肉和潜意识完全适应月球重力才会不能分辨。”
这个时间不会短。
像他们登月,穿着装甲型太空服飞行还不能体现出来,要是在地面行走,马上就能看出端详。
像他和范晓明在参观基地内部的时候,两人一直都是有意识的去控制着双腿的发力。
一旦不注意,就会直接蹦出去。
而校长徐正平和校长助理韩国立就不会和他们一样,因为他们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月球的重力。
不过也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回到地球后,也有一段适应地球重力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只是你主观意识去适应,其身体也在适应。
“恩!是这样的。”范晓明笑着说,“说实话,人类在不同重力下生存,多少还是有些问题的,最好的还是模拟出地球上的生活环境,不管是重力、大气压、空气各成分的含量、电磁环境等等,这一点上,我觉得还是建造太空城靠谱一些,或者找和地球重力差不多的星球改造。”
“恩!最理想的状态还是模拟地球的生存环境。”苏哲认真的说,“随着以后移民的越来越多,重力对人类的影响肯定会体现出来。”
两人聊了一会儿,其观点一样,都希望在地球意外模拟出和地球几乎一样的生存环境。
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很好的延续下去。
在他们看来,一旦生存的环境不同,要不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要不在漫长的时间中慢慢的改变人类自身。
那时候,这些改变的人类就不能称之为人类。
从长远看,人类因为环境的不同而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种族,其后果将会是可怕的。
聊了聊,见时间差不多了,两人关灯睡觉了。
第二天,苏哲和范晓明两人被八点半的闹铃叫醒了。
两人洗漱后穿上了室内太空服。
接着又和徐正平、韩国立两人来到食堂吃早餐。
“两位!昨晚睡的可好?”徐正平一边剥着鸡蛋一边说。
范晓明笑着点头说:“睡的非常香!”
“和在地球差别不大!”苏哲微笑的回答。
“好!那就好!”徐正平笑着,“对了!上午我们参加完月球基地建成仪式,下午我们三去月球背面,让章高明章所长带着我们逛逛。”
“行!正和我意!”范晓明微笑着。
韩国立看着苏哲和范晓明说:“这次月球建成仪式是进行全球直播的,同时国内的重要人物会通过远程控制人形彷生机器人的方式参加,到时候你们不要觉得意外。”
“明白!”
苏哲和范晓明两人笑着点头。
吃过早餐,几人稍作休息。
看时间差不多了,几人带好室内太空服的面罩,同其他人一起往基地的出口走去。
……
地球。
全球范围内的直播在上午九点半开始了。
一开始,直播间中播放了一段五分钟的视频。
视频中,一艘接着一艘飞碟通过光束通道往月球运送物资。
月球上,许许多多的人形彷生机器人和身穿装甲型太空服的人员在给货运飞碟卸货。
紧接播放的是月球基地的建造过程。
从许许多多的工程机械建造地基开始。
月球基地一点一点的被建成……
短短五分钟的视频,彻底震惊了看直播的所有的人。
要知道,这样的画面过去只能在科幻电影中才能看到。
可现在,视频中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而不是科幻电影中的画面。
对于看直播的世界人民来说,变化发生的如此之快。
从两颗小行星相撞事件发生后,世界变了。
五分钟的视频结束了,漂亮的女主持人和两名特约嘉宾开始详细的介绍月球永久性基地,以及其建造的过程。
在介绍的过程中,直播间中的弹幕飞起,其刷新的速度完全看不见众人在说些什么。
时间来到十点,直播正式开始了。
直播的画面同步的切换到了月球基地平原的基地机场。
基地机场上有着多艘不同型号的飞碟。
在基地机场最为显眼的位置有着一个巨大的舞台。
舞台上正有一个身穿装甲型太空服的人正在滔滔不绝的讲话。
台下,几百号身穿装甲型太空服的人员和上万的人形彷生机器人站在那。
在这个身穿装甲型太空服的人讲话就结束后,不少身穿装甲型太空服的人和人形彷生机器人上台。
众人站在一排开始剪彩。
剪彩结束后,一个人形彷生机器人站在舞台上开始演讲。
十几分钟后,讲话结束了。
这也预示着月球基地建成仪式结束了,但直播还没有结束。
直播的画面是一个穿着装甲型太空服人员的视角。
这人先是在月球基地的上空飞了一圈。
直播间的众人在知道月球基地有十个足球场大小的时候,很多人都惊掉了下巴。
接着这人来到了基地的内部。
基地的主体部门是没有参观的,参观的是“酒店”部分的食堂、标准间、娱乐场所等等。
……
月球基地的主体部分,徐正平、范晓明、苏哲、韩国立四人带着七个人形彷生机器人正在参观月球基地的粮食种植区。
“这一层种植的是水稻,这些水稻的种子是刚刚种下的,在全智能的环境控制和栽培下,这十亩的水稻能够在三个月后预计采收七千五百公斤。”
“这里种的是小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