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农桑
第五十二章 农桑 (第1/2页)诸葛亮还不晓得自己的一篇《正议》在曹魏朝堂上惹出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呢,此刻他正穿着一身粗衣短褐拿着一把锄头将地挖开了一个小坑,然后接过杨清递过来的桑苗将其栽种到坑里。
将土压实再浇上水,这株桑苗算是种好了,诸葛亮见状笑着对杨清说道:“好久未下地了,这倒让我想起了以前在南阳耕作的日子。”
今日难得的冬日暖阳,诸葛亮也难得闲暇,他们一家全体出动来到了城外的庄园,这是前不久诸葛亮承诺奖励诸葛果的兑现。当然诸葛亮是不会完全任何事不做的,这位大汉丞相肩负兴复重任,自然不会使自己真的闲下来休息。
桑树一年四季都可种植,但是以冬春栽种最佳,故诸葛亮打算这次出来就顺便把栽种桑树的事给了了。杨清听说此事之后就向诸葛亮请求跟着一起去,因为昨日蒲元已经将曲辕犁给做了出来,正好可以去诸葛亮的庄园试试,如此既可以让诸葛亮直观地了解曲辕犁的好处,又可以在正式推广之前做到保密,这天下间再没有在诸葛亮的庄园试犁更为合适的了。
“丞相学识渊博,没想到连下地耕作也精通,清实在是佩服至极。”杨清由衷地赞道。没想到诸葛亮真的会种地,看来他在《出师表》中说的躬耕于南阳倒也不是谦词。
诸葛亮笑道:“以前在隆中时虽有叔父留下来的一点积蓄,还有两个姐姐偶尔的资助,但终不能一直坐吃山空或仰仗他人吧。况且还要抚养幼弟,故而自己种些粮食菜蔬,也能自给自足一点。”
说罢诸葛亮停下了手中的农活,拄着锄头仰望着天空。他回想起以前在隆中与众乡邻一起耕种的快乐时光,天下虽逢乱世,但隆中倒也算得上是一片安宁之乡,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去再做一个垅亩民啊。
诸葛亮心中感慨万分,转头见杨清一言不发地看着自己,知晓自己出神惹人好奇了,又微笑着说道:“况且孟子曾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下地务农既能补贴家用,又能磨炼心志,还能了解百姓之艰辛,何乐而不为呢?”
诸葛亮这些年很少向他人尤其是后辈说过他少年时的日子,只因杨清是他极为看重的后辈,且其人的经历和他自己有些相似才会这般轻松地聊天。当然杨清的生平是他自己胡诌的,不过在诸葛亮看来二人都是少年失去长辈抚养但又得到高人的教导,二人还亲身尝到生民的艰辛,且杨清又是他夫人举荐过的,更何况此子还救过诸葛果的性命。因此诸葛亮在对杨清看好之余还多了一份亲近,这些日子相处下来他已将杨清看作自己子侄一般了,此刻也不忘对他教诲一番。
杨清自是明白诸葛亮的用意,他的隐士师傅是假的,但他早已在心中以诸葛亮这等大贤为师,此时能得到他的的教导,心里也是感激,当即拱手道:“多谢丞相教诲,清定当谨记在心。”
诸葛亮见杨清能明白自己的用意,欣慰地摸了摸颌下的胡须:“明之不必如此多礼,你我只作闲聊罢了。”说完,忽的见侧前方有车架来此,诸葛亮喜道:“看来是蒲公他们到了。”
诸葛亮的庄园就是在杨清破得杀妻案的陈家村,为了安静和不打扰百姓,他家庄园离众乡民聚居的地方还有一段路径,他家来此地一向从村南小路进来,故而一众村民皆不知此处庄园主人的真实身份。实际上,为了不惊扰这城中贵人,村民们也被陈里正叮嘱过很少来这边。当然日后诸葛家的庄园身份还是会被公布的,毕竟来此栽种桑树是为了向大汉子民做一个表率,再藏着掖着就没有意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