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知进退才好
197 知进退才好 (第2/2页)揣摩圣意很重要,太聪明的去学杨修可不好。不过不开窍,那也不行。
詹徽似乎还没有搞清楚状况,他好像还是没有明白为什么严震直会弹劾他。这让朱雄英有些失望,他觉得詹徽继续这么做,可能也就是在浪费大家的耐心,那简直是取死之道。
朝堂上吵成一片,很多文臣认为出身名门,他的父亲詹同官致吏部尚书。这样的一个名门之后有才智且勤于治事,这是一个绝对的名臣,这也是文臣的‘良心’。
在李善长、杨宪、王海洋、刘基等人先后离开朝堂之后,大明也缺少一些真正的文坛领袖了。而现如今呢,如果连詹徽也失去了在朝堂立足的机会,大明的文官集团势力必然受到更大的打击,大明的文坛良心也将失去。
朱雄英很不高兴,他也能够感觉到老朱实际上失去了耐心,这简直就是詹徽的取死之道。
到了文华殿,朱雄英看到了他的‘老丈人’练子宁,“岳父……”
练子宁立刻跪下,有些诚惶诚恐,“殿下,臣不敢当。”
好吧,朱雄英也没打算勉强了。在这样的封建王朝,练子宁这么诚惶诚恐也是很正常的。不要说他只是侧妃之父,就算是正妻,一旦成为太子妃、皇后,到那个时候身份也就需要改变了,君臣之分还是很明显的。
“礼部尚书之职,确实也该取舍了。”朱雄英开门见山,对练子宁说道,“那个位置很特殊,前些年皇祖父不愿选吏部天官,你们大概也明白皇祖父的意思。”
练子宁点头,恭谨无比,“臣明白。”
老朱这个工作狂就是这样,尤其是在去掉相权之后,老朱很多的时候连六部尚书都不愿意选。吏部、礼部没有尚书,只是其他人兼任,在洪武朝也是常态。
朱雄英也没多隐瞒,继续说道,“詹尚书父子二人皆为尚书,掌全国文官铨选、考课、爵勋之政。这本是权宜之计,大明开国之初倒也勉强能用。只是如今章程已有,这父子二人同掌文官铨选、考课,怕是有些不妥。”
练子宁一下子明白了,看起来这就是现如今的吏部天官被弹劾的根本原因吧。皇帝有疑心病,皇太孙也心里比较忌惮,这是要将詹徽给彻底赶出朝堂了。
看到练子宁不说话,朱雄英继续说道,“还望岳丈去和他说一说,上封致仕的折子。回婺源荣养,调教后辈、开办学堂,这也是好事。”
朱雄英这是将詹徽的退休生活都给安排好了,他看起来还是非常人道的,还是很讲究的。
练子宁愣了一下,随即也有点开心。“臣领旨!”
在洪武朝当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那么一些个高官显贵,想要从朝堂全身而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老朱根本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在老朱看来,既然选择当官,那就要兢兢业业。离开朝堂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老死任上,另一种可能就是被清除。
想要致仕、想要荣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拿了老朱的俸禄,基本上也就等同于签了卖身契,这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其实现在的詹徽还算不错了,起码得到了荣养的机会。这才刚刚六十岁,回家还可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这也算得上是在洪武朝极其难得的待遇了。若是回家荣养几年,也算得上是给子孙后代谋个晋身之资。
在练子宁离开后,朱雄英叫来了宋忠,“回头让人给吏部尚书送封书信,这尚书大人倒也本分,算得上是良官。只是这么些年来忙于公务,对子女缺乏管教,是这个道理吧?”
宋忠连忙说道,“詹徽二子道德败坏,行事狂浪,且多有妄谈......”
“这些事情不需向本宫说,尚书明白就好。”朱雄英摆了摆手,说道,“忙完这些,去一趟魏国公府,让他看着风向,也该站出来说说话了。”
就是这么的干净直接,朱雄英对于那么一些个想要阻碍他计划的人,就要秋风扫落叶。这要是继续执迷不悟、贪恋权位,接下来的事情大概也就不会是这么客气了。
台阶已经给了,就看詹徽自己的选择了,就看这人到底识不识趣了,就看这人知不知进退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