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楞严经修学法要 > 第25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25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25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2/2页)

未来的果报呢?『如是故有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钺鎗锯。』『刀山』就是有很多很多的刀,把它集积起来就成为刀山了;『铁橛』就是铁棍,有很多铁棍来伤害他的色身;『剑树』,就是竖剑成树,很多很多的剑,把它累积起来像一棵树;『剑轮』,就是围剑成轮,把这个剑组合起来像车轮一样;『斧钺』,斧钺就是斧头,小的叫做斧,大的叫做钺;或者『鎗锯』,『鎗』是一种尖锐的、能够刺穿身体的东西,『锯』就是锯子!这个人他因地当中,他平常的身口意经常发脾气、创造了「火」,而且带动了「气」,火、气的结合,他的未来果报,已经累积这么多的刀山剑树等等…那个力量不断在累积。
  
  这个生气的相貌,佛陀讲出一个譬喻:『如人衔冤,杀气飞动。』就像一个人怀有很多很多的怨恨,他的身心世界就产生很多很多火气,在体内飞跃鼓动…有火有气(这个杀指的是火)。由于「种、现」两种的冲击(种子、现行两种)…所以他来生的果报有『宫割、斩斫、剉刺、槌击诸事』;『宫割』斩断男女二根;『斩斫』就是把头砍断;『剉刺』就是把身体切成两半;『槌击』,槌是用皮鞭来鞭打罪人,击就是用铁杖来拍击身体。就是说:他在一念的清净心当中,不断的生起瞋心的妄想,就把这未来被伤害的果报给创造出来。所以十方一切如来,他以他的智慧眼,看到瞋心在活动的时候,他就看到当来的果报,那种锐利的刀剑不断的在出现,那个刀剑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菩萨见到瞋恚,就像躲避这个诛戮(战争就是诛戮),彼此伤害两败俱伤,无一幸免。
  
  关于「瞋恚」──在我们的菩萨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对菩提心最大伤害的烦恼,就是「瞋心」!《菩萨戒》里面说:一个菩萨贪吃、贪睡、很喜欢买很多衣服,这些都乱不了,因为这些只是减损他的功德,增长一点过失,并没有伤到根本。但是在《菩萨戒》里,警告菩萨──这瞋心会伤害你的菩提心根本,就像一颗树,它直接伤害你的根本,你的枝叶花果就凋零。我记得忏公师父以前在〔斋戒会〕,他在斋堂开示说:我们修行人,有两个重要的次第:第一个初学佛者,你要会拜佛、要会看经,解行并重;然后接下来要做什么呢?你要会忍辱!他老人家说:
  
  为什么要「忍辱」呢?因为「忍辱以积大德」。说:菩萨慢慢的经过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以后,他要增上的时候,就要学会去化解自己的瞋恚,世间上不是所有事都很如意的,你一定是忍辱,你才能够通过种种的障碍去成就广大的功德。菩萨治瞋──诸位要知道,我们不是面对那种:欸…我做错了,别人来刺激我那个瞋,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你做的很对,我们甚至于要对治那个「合理的瞋」,不是不合理而已;「合理的瞋」就是:你做得很对,别人来刺激你,你也不能发脾气。
  
  在《菩萨戒》──「瞋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你看《菩萨戒》瞋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所以慈济的证严上人说:我们要「理直气柔」。对啊!你站在「理直」上你都不能瞋──理直气柔,因为你要成就菩萨道,你不是一个生死凡夫,你是一个觉有情,菩萨是一个觉悟的人,他凡事是自我反省、自觉啊!
  
  你一旦要行菩萨道,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如果你想是要成就功德庄严,你从今以后不要管别人怎么样。菩萨道没有对立的思考说:我怎么样,所以你必须怎么样,没有这回事!从《楞严经》的思考──「一心真如」,他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别人怎么样,我没办法控制,但是我管好我的念头…我不能起瞋,不管你怎么样,我就不能起瞋。《楞严经》它是──念念回光返照这一念心,它不管外境怎么样的,所以瞋心是没有任何理由的。从《楞严经》的角度──一旦「正念真如」,你的所观境只有一个,就是:你的现前一念心性。所以菩萨道看不到别人,凡事回光返照自己的念头,即便是合理的瞋心也要化解,因为它的伤害太大了。
  
  [诈习]
  
  [诈」:就是利用种种虚伪的手段来欺骗别人,以获得利益。他为什么欺骗别人呢?因为他要获得一些非法的利益。
  
  [总标:]
  
  【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绳木绞校。】
  
  [别明:]
  
  【如水浸田,草木生长。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檛棒诸事。】
  
  [劝诫:]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菩萨见诈,如畏豺狼。】
  
  『诈』我们看它的烦恼相貌——『诈习交诱』,它的烦恼相就是一个诱惑的『诱』。「诈」就是他现出一个假相,一个身口的假相出来。这个假相干什么呢?来诱骗对方,使令对方上当,这叫做「诈」。它所造的业是『发于相调,引起不住』,以这个虚伪的假相来引诱对方、来调弄对方,而且是相续、不停止的去做这件事情,叫「调」,调弄对方,使令对方产生了错误的认知。他不断的调弄对方,最后得果报是怎么样?『如是故有绳木绞校』。『绳绞』跟『木校』是同类,『绳绞』是被绳子捆绑在一起,不得自在;『木校』是被木板框住而不得自在。因为我们在因地的时候,引诱别人进入到我们的圈套,所以得果报的时候,你自己就被自己给束缚住了。
  
  「欺诈」,它内心的相貌是什么呢?『如水浸田,草木生长』。欺诈的心,就好像用水去泡这个稻草,泡久了之后,草木在不知不觉当中…就慢慢的增长;这比喻说:这个欺诈的人,他现出身口的假相,让别人不知不觉的入其圈套当中。他未来的果报呢?『二习相延』。因为种子跟现行相互的作用,就有这个『杻械枷锁』──『杻』是铐住我们的手的叫『手铐』,『械』是脚镣,『枷锁』是铐住脖子的;『鞭』是皮鞭;『杖』是木杖;『檛』是马鞭,马鞭它比一般的皮鞭还短,但是它的材质比较坚硬;『棒』就是棍棒。因为我们因地的时候。经常设计圈套,让别人来进入到这个我们的圈套,所以我们得果报的时候,我们自己就不得自在了,被这个困住了。所以十方一切如来,看到这个「奸诈虚伪」的相貌,就像看到『谗贼』,以谗媚的言词来欺骗别人的财物,贼是用谗的方式来夺取的。所以『菩萨见诈,如畏豺狼』──如同在暗处伤人的豺狼一样。这个『诈』──它现出一种不真实的身口二相,来欺骗别人,来误导众生。
  
  在佛陀的戒律当中,讲到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是不应该作的:(一)诈现异相:这个出家师父现出很特殊的相状,比方说不吃饭,或者不睡觉,以此来表现自己修学的功德。其实修学跟吃不吃饭、睡不睡觉是没关系的,所以说是以此来误导众生。(二)自说功德:在大众场合宣说自己持戒苦行的功德,来膨胀自我、来误导众生。(三)占相吉凶:公然的宣说吉凶祸福之事。(四)高声现威:谈话的时候,现出高声,令别人听了很畏惧。(五)说所得利:宣说自己在某一处得到了利养,希望其它的众生也能够比照办理。这五种都是属于欺诈所收摄。
  
  [诳习]
  
  [诳]也是以一种不真实的言词来欺骗别人,不过他是为了「隐瞒自己的过非」。前面的「诈」,他为什么要欺骗呢?为了得到「非法利益」;这个「诳」,他为什么要隐瞒呢?因为他自己有过错,所以必须用虚妄的言词来加以隐瞒。二者的差别在这里。
  
  [总标:]
  
  【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罔不止,飞心造奸,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
  
  [别明:]
  
  【如尘随风,各无所见。二习相加,故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
  
  [劝诫:]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诳,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践蛇虺。】
  
  『诳』的现行跟种子主要是一种「欺瞒」──欺瞒自己的过失。他所造的业『发于相罔,诬罔不止,飞心造奸』;他宣说不真实的言词,「有」说「没有」,「没有」说「有」,如此的欺罔而相续不停止。为什么呢?因为他要隐瞒他的「作奸犯科」之事。欺瞒的结果──在经典上说,你的心本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光明。」结果我们就在内心当中,产生一种「黑暗相」,这个「黑暗相」是怎么生起的呢?「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为我们不断的去欺诳别人,所以内心当中就创造一个黑暗相,有黑暗相就有污秽的东西,所以在你内心当中,就会出现一种飞尘的假相、土壤的假相…这些种种不清净的屎尿,污秽不净,都是很容易储藏在一个阴暗的地方;因为我们不断的欺瞒别人,所以在光明的心性当中,就创造一个黑暗的相状,就容易藏污纳垢了。
  
  佛陀对欺诳的譬喻:『如尘随风,各无所见。』说:本来天气非常好,但是吹来一阵风,就把这地上的灰尘吹起了;因为灰尘非常的浓厚,我们就看不到前方了…『各无所见』。「欺诳」──就是把你自己的「光明相」转成「黑暗相」!在「种子」跟「现行」交互作用之下,未来的果报『故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没溺』跟『漂沦』是同一个地狱,叫做「沸屎地狱」──就是这个罪人,他投生到一个温度很高,又充满污秽屎尿的地狱,就整天泡在沸屎地狱当中;如果这个人欺瞒的罪比较重,他的身体是整个没溺到水中;如果罪比较轻,就漂浮在上面,这就是『没溺、漂沦诸事』。『腾掷、飞坠』──这叫「黑沙地狱」,这个罪人他所投生的地方,风吹起地上的热沙,他就随热沙上下左右的飘荡而不安稳。这都是在因地的时候欺瞒别人,就把这个果报相创造出来。所以十方如来,『色目欺诳,就像贼杀一样』──这个盗贼来劫财害命、劫夺我们的功德法财,因为你内心当中产生黑暗相。『菩萨见诳,如践蛇虺』──毒蛇都是躲在暗处的,你一旦欺诳别人,你就在你内心暗处当中,产生很多的污秽,乃至于产生很多的毒蛇,随时会伤害自己。
  
  [诈]跟「诳」的共同点──都是创造一个「假相」来欺骗别人。
  
  我们一般的修学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就是内心的真实功德。第二个:是你外表的相状。佛教徒──他是先成就真实的功德,再现出因缘假相出来,所以佛教的修学是「由内而外」的、你一定有「菩提心」,才有资格去修学六波罗蜜的法门。但是外道不同,外道他的修学,是只有修假相。诸位看看经典,尤其是《阿含经》,当你被外道的咒术所障碍了,你持佛教的咒语肯定可以破坏它,因为外道的咒语,它没有真实的功德,它是一个假相,它完全是颠倒想,它是依止禅定的力量创造出来而已。而佛教的咒语,它是从内心的真实义的功德而发动了这个语言文字相,它这个假相有真实义在里面。所以为什么外道的神通,跟佛弟子的神通一接触的时候,马上就被破坏掉了?因为它没有真实义的功德。我们讲一个小故事,诸位可以体会一下: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带着目犍连尊者到「忉利天」去说法,到了忉利天,帝释看到目犍连尊者很欢喜啊,他心里想说:「欸…舍利弗尊者怎么没有来呢?他们两个是左右的大弟子啊。」他的想法是希望舍利弗也能够过来,当然大智慧的佛陀知道他的心意,就跟目犍连尊者说:「你赶快叫你师兄舍利弗尊者赶快过来。」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的,他的神通变化特别的精妙,他马上一飞步就到了舍利弗的寮房,那时候舍利弗尊者正在缝袈裟。目犍连尊者说:「师兄啊!师父要你赶快到天上去,他有事找你。」舍利弗尊者说:「好,我知道了,你先去吧,我袈裟缝好,马上过去。」目犍连尊者心很急,就说:「师父要你赶快过去…你还不去!」他说:「你再不去啊,我用我神通力,把你整个寮房抬过去。」舍利弗尊者抬头看一下他说:「你要有本事把这个针从地上拔起来,你再来动我的身体吧!」就把这个针插在地上,结果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他就是没办法动摇这一根针,没办法!目犍连尊者只好先回去,当他到了忉利天的时候,舍利弗尊者已经早就到了。
  
  我们看目犍连尊者的神通跟舍利弗的神通──当我们看到假相,看到这个神通:可以把花变成一只老鼠,老鼠变成一只兔子,其实那是一个假相,那是心念的想象力丰富。但是真正神通跟神通接触的时候,是显现他内心真实的功德,就是他的止观的力量。我们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得出来,目犍连尊者的禅定力、智慧力是比不上舍利弗尊者的。所以我们受戒的时候,为什么要缘境发心呢?为什么要得戒体呢?诸位你会注意到──佛教任何的功德,都是先有「体」才有「相」。我小时候学过外道法门,我发觉:外道做什么事情,都只是注意「事相」,没有重视「心理」的准备。你看我们持戒,你没有得戒体,是谈不上戒行、戒相…谈不上的,你没有真实的发心,不可能持戒的。
  
  诸位看「止观」的书籍──不管是《小止观》也好、《摩诃止观》也好,他不是告诉你马上就要修止观,第一个它先告诉你:真正发心!你为什么修止观?把心态调整好。所以:你会发觉我们修学佛法,为什么我们花的时间比外道的时间长?那当然!外道都是在修「假相」而已,那是空壳子的东西。但是佛弟子他很重视你的心态,一定要跟内心的菩提心、清净心相应,一旦让佛弟子修成以后,那个功德就是坚固不可破坏。所以你看外道法很容易修,因为他就在修「假相」而已。
  
  「诈」跟「诳」──就是修假相,它是「向外攀缘」,跟佛教的真实义的功德不相应。佛弟子所有的假相,都是由「内」发出来的!佛法的修学──诸位要知道:先「修心」再「修相」,它是由内而外的,外道只是修假相而已,这一点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